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半岛官网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分类>>

校长喊话大学生“加强体育锻炼”意义殊深

2024-02-29 20:03:36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校长喊话大学生“加强体育锻炼”意义殊深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在致辞中说,“完全人格,首在体育。希望大家既要学习科学文化,也要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、健全身心,保持阳光向上的状态。当前疫情仍未结束,大家更要多运动,增强免疫力,提高抵抗力,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半岛官网,做好防疫工作。用健康的体魄让大学生涯更加充满青春活力和蓬勃朝气。”

 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在致辞中希望,“同学们在校期间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,至少应学会两种体育锻炼技能,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,达到国家体育测试标准……”

 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提出,“我们提倡每天锻炼一小时,快乐生活一辈子。在每一年的毕业季我都非常关心同学们吃早饭的比例,说实话这个指标并不理想,这至少说明大家对强健身体重视不够。希望从你们这一届同学开始北邮的这项指标能有大的改善。我提倡大家拿出100天来锻炼身体,其实并不多,只要每天坚持一小时,这个目标就能超额完成”。

  “无体育,不清华”的独特文化在清华大学已深入人心。从体育课不及格、不会游泳不能毕业,到各类竞赛蓬勃开展、校园运动队夺得全国比赛冠军,清华大学始终强调体育的育人功能,坚持普及和提高并重。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在清华任教52年之久,从未间断地在入学教育时专门为所有新生讲解清华体育课的要求,亲身示范,这成为当时清华新生入学教育的鲜明特色。当年,著名力学家钱伟长曾经被编入“体弱班”,他苦练长跑和跨栏,体格日益健壮并成为足球队的主力。中国科学院院士、现任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,正是当年在清华园养成的锻炼习惯,让他在之后多年的紧张科研中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,如今依然坚持锻炼。2019年12月8日,52岁的施一公以1小时39分钟20秒的成绩,完成了广州马拉松的半程组项目,平均配速4分42秒,令人惊叹。据悉,在清华读本科时,他创下的全校竞走项目纪录直到1994年他大学毕业五年后,才被打破。施一公曾说,“我喜欢跑步,更享受跑步后体力疲劳、精神放松的感觉!”

  而在厦门大学,不仅开设了马拉松课,还设置了马拉松特色学分。自2011级学生开始,游泳又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学分。

  报载,某大学新生军训才开始了半小时,便有四个同学陆续的晕倒,然后在军训往后推移的几天,都持续有人请假,最后请假人数竟然高达总人数的10%。另一大学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,七成以上的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进行体育锻炼,他们对手机依赖的程度越来很强,以至于用手机代替手脚,出现了校园“千米经济”,有的甚至连吃饭也懒得去食堂,叫外卖送到宿舍。校园里“宅一族”“熬夜族”“肥胖族”,成了个别大学生形象拼图的主要构件。在宿舍,你会看到头戴耳机玩游戏、通宵夜聊的学子不在少数。能走出宿舍,主动投入锻炼的屈指可数。当遇到体质测试时,不少人叫苦不迭:“跑不动怎么办”“平时想不起来锻炼”“哪有时间锻炼”……

  大学生体育素质下降是个事实。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体育大合编撰的《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(2015)》称,800米和1000米耐力测试,有的跑到一半发生晕厥等状况,甚至大学生整体成绩不如中学生。体质羸弱的现状折射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存在着严重问题,亟待改观。

  前浙大老校长竺可桢曾说:“养成运动习惯,非仅在学校中受益,将来离校工作后亦受其惠”。从古至今,有识之士的教育观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知识本位。这种教育观何尝不是对现实的警醒与鞭策?

  我们都羡慕今年已经84岁高龄的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钟南山院士,他老当益壮,老而弥坚,身体状态不亚于中年人。他经常说:“体育锻炼就像吃饭一样,是生活的一部分,我们要建立一种观念,就是要一辈子运动,这样才能享有比较好的生活质量,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着。”的确,多多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培养运动兴趣、增强体质,还能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等,帮助你塑造健美的体型,有助放松、收获快乐等等。

  心动不如行动。参与体育锻炼的门槛可以很低,方式多种多样,最重要的诀窍是坚持,最大的秘诀是战胜自己。奉劝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下网络、走出宿舍、走向操场,“每天锻炼一小时、健康工作五十年、幸福生活一辈子”,努力塑造一个更强壮、更健康、更美好的自己。 因为,“没有身体的健康,你有再美的梦想也难于实现,你有再好的才华也无法展示”。

href=""

搜索